在急诊过程中,每分每秒都决定患者生死。当救护车呼啸而至,急诊护士就好像这场生命竞速赛的发令员,通过专业的急救技术以及快速开启绿色通道的举措,为危重症患者搭建起生命高速。绿色通道开启是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更是与死神赛跑的重要辅助,很多人关于绿色通道如何开启认知片面。因此文章重点科普绿色通道的开启流程,以及急诊护士的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识别危重症信号
绿色通道的开启在于精准识别危重症患者病情。当患者进入医院急诊后,护士需利用自身专业性在短期内对患者病情予以初步判断。判断期间对患者实施意识状态评估、呼吸频率评估、血压数值评估。如果患者存在意识模糊或昏迷状态,通常提示患者中枢系统危机;若呼吸频率不超过10次/min,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呼吸衰竭;若患者血压不超过90mmHg,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休克风险。举例:曾经有位因车祸经家属搀扶入院,步行进入急诊的患者,其意识清醒但面色苍白。急诊护士发现其袖口存在暗红色血迹,对患者颈动脉触摸,发现脉搏细数如丝,该急诊护士迅速按下紧急呼叫铃,开启绿色通道,经过有效检查发现患者腹腔内出血量超过2000ml,正是进一步识别危重信号,使绿色通道开启,以此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针对无法语言表达者,急诊护士可对其携带物品以及患者医保卡信息,辅助基础疾病诊断并碎片化整合,为绿色通道开启奠定基础。
展开剩余64%二、多学科协作急诊救治
完成绿色通道开启后,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患者多学科协作急救,急诊护士作为急救指挥家,通过内部通讯,保证急救相关科室以及人员迅速到位。以急性脑卒中急救为例,急救期间,护理人员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同时联系CT室、神经内科医师等迅速参与急救,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出血灶。神经内科医生随时待命,为患者实施药物溶栓治疗,从进入医院直至患者药物溶栓“Door-to-Balloon”时间能够被有效压缩,使患者能够迅速得到抢救。
三、全程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急诊过程中绿色通道开启,并非单向通行,护理人员建立生命防线需针对患者急救全程予以贯穿。在急性危重症患者急救转运过程中,需要通过便携式监护仪对患者心率、血氧数据进行监测。以急性心衰患者急救为例,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利用微量泵进行血管活性药物剂量调整,同时利用对讲机与接收科保持有效通讯,通讯期间及时报告患者血压情况,必要情况下准备急救设备,如除颤仪等。针对多发伤患者,护理人员可利用损伤控制性复苏方式,在患者输血过程中对其体温变化进行监测,并利用暖风毯对患者体温进行维持,每15分钟左右针对患者血气结果进行记录,避免患者发生酸中毒情况,上述措施尽管细微,但能够有效避免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四、科学交接,保证诊疗闭环
当重症患者经急救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或手术室,绿色通道接力并未完全结束,护理人员可通过“SBAR”沟通模式做好患者交接工作。S:与接收科室讲解患者目前实际情况;B:交代患者既往疾病史以及现病史和相关背景资料;A:对评估结果予以说明;R:提出后续的临床建议。通过标准化沟通能够降低因信息误差导致患者诊疗不及时或纠正治疗不及时的情况。
针对儿科急诊护理人员更需针对儿童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利用改良GCS评分对儿童的肢体活动、意识状态、哭声进行判断。若其不配合,结合游戏化方式予以体征监测,通过上述细节护理有助于提升绿色通道的人性化,确保急救流程的安全性,为患者建立起有效的急救桥梁。
急诊护士是急诊患者急救期间重要角色,在急救期间既需要利用专业且精准的临床操作,同时又需要和时间赛跑。当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后,需要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开启生命通道,使危重症患者均能在急救高速路上,获得生的希望,这也是急诊护理最让人动容的地方。而且急诊期间注重细节处理是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保障的关键,更是急救护理人员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发布于:天津市广盛网配资-炒股杠杆app-配资开户网-在线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