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柬埔寨与泰国之间发生了突发的军事冲突,令外界感到震惊的是,虽然这两个东南亚国家之间爆发了战斗,中国的防空系统却意外成为了一部分舆论的焦点,甚至有人怀疑这些防空导弹在实战中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于中柬军事合作的广泛讨论。
这场冲突中,泰国多次派出美制F-16战机以及瑞典制造的鹰狮战机,成功对柬埔寨实施了多轮空袭。这一行动明显凸显了泰国空军的优势。然而,柬埔寨所拥有的防空系统也并非不堪一击,其装备包括由中国生产的KS-1C(红旗-12外贸版)、LY-80防空系统(外贸版红旗-16)和红旗-17AE防空系统等。这些系统在理想状态下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防空能力,但具备这些系统的柬埔寨,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有效抵御泰国的空袭呢?
实际上,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柬埔寨手握部分中国制造的防空系统,但由于总量极其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防空网。以LY-80和KS-1C为例,柬埔寨目前仅有1套KS-1C和一个营的LY-80防空系统,加上12辆红旗-17AE发射车,这些防空装备的有效覆盖范围都在40至50公里左右,无法有效支撑起一个全面的防空网络。更为严重的是,柬埔寨的防空系统主要集中在首都金边附近,实际上缺乏对边境的防护能力。因此,在与泰国的军事冲突中,柬埔寨空域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无人防守”,泰国空军能够自由进出,展开空襲。
展开剩余74%此外,柬埔寨还面临另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缺乏可用的固定翼战斗机。上世纪80年代,柬埔寨通过中方渠道购买了约40架米格-21战机,但到2018年,这些机体已因老旧和维护不足陷入退役状态。至2020年,柬埔寨希望购买中国贵飞的FTC-2000G战机,但到2025年7月,双方仍未签署相关合同,这意味着界于战争之际,柬埔寨居然连一架可用的战斗机都没有。
而泰国则具备一定的防区外打击能力,2020年,它从韩国LIG Nex1公司购入了20套KGGB制导炸弹,具备在103公里外打击目标的理论能力,而在实战中70至80公里的攻击范围也足以对柬埔寨造成重大威胁。相较于柬埔寨防空系统的40至50公里的有效半径,泰国的KGGB系统就成了一个横亘在柬埔寨空军面前的巨大威胁。
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警与反击能力,柬埔寨几乎不可能对泰国的空袭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即便柬埔寨决定将其有限的防空系统部署在边境以应对泰国进攻,由于整体火力不足,将面临被泰国空军轻易击败的局面,而单兵防空系统在面对重武器时更无能为力。
要想改变战局,柬埔寨唯一的选择便是在短时间内获得中国提供的中远程防空系统。然而,这几乎无异于奢望,因为此次冲突的根源在于柬埔寨自身的政策失误,而中国并没有义务为其解决后果。
此次柬泰军事冲突的根本原因可追溯至2025年5月28日,当时两国军队在边境的柏威夏寺一带发生了激烈交火,成为后续对抗升级的导火索。尽管时任泰国总理的佩通坦·钦那瓦意欲通过私下协商解决争端,柬埔寨方面却频频选择挑衅。佩通坦试图通过电话向柬埔寨首相洪森展示善意,然而洪森在6月份主动将这一通话的内容公开,令佩通坦在政坛陷入被动,甚至影响到其职务的稳定。这样的举动无疑表明柬埔寨并不愿意就此平息争端,反而希望进一步激化局势,最终导致泰国对柬进行空袭,堪称求之不得。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这一连串事件与柬埔寨内部的权力斗争密切相关。侯森已经在柬埔寨政坛执政超过三十年,年事已高,而他的子女及女婿在国内并未建立起足够的声望。洪森可能寄希望于通过对外冲突来提升他们的声望,确保自己的家族在他离世后依旧能够掌控政权。在周边环境的选择上,洪森看似将目标锁定在了泰国这个相对软弱的邻国,却未曾料到泰国决定强硬回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无论柬泰冲突的起因为何,中国始终希望能够促成和平解决方案。战争不仅会带来直接的冲击,还可能导致邻国局势的动荡,影响到中国自身的稳定利益。站在维护地缘和谐的立场上,中国并不期待眼前的战乱,并在努力推动双方进行停火谈判,以促进和平的恢复。通过努力促成双方的接触与对话,中国希望能够缓解这种紧张局势,朝着稳定的方向前进。最终,在2025年7月28日,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并向中国表示了感谢,这表明中国在区域事务中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解角色。
发布于:天津市广盛网配资-炒股杠杆app-配资开户网-在线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